第235章 赴东京(一万二,四更合一) (第6/7页)
他只能选择对他来主最合适的选择。 仔细想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位官家汲取前人的教训,以文治武,并没有错,而且这种政治模式正是现代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政治模式,这位官家的方向并没有错,只是……如果不是矫枉过正,控制军队的方法更加先进、合理一些,宋的国运应该会更长久吧。 杨浩并不相信以中原人的文化底蕴和地理形势,出一个明君,想一个万全之策,从此一个封建王朝就能国运昌隆,千秋万秋。但是他现在是一个宋人,总是盼着自己所处的国家能更加强大、更加强久一些。 思绪飘移了一阵,他的目光又落到密札上,被两桩佚闻吸引住了。其中一件事,记得是当今皇上赵匡胤和当朝宰相赵普赵相公同游于京城,官家行至朱雀门时,忽然指着城门上的“朱雀之门”四个大字问赵普:“朱雀之后,为何要加一个之字?” 赵相公道:“之者,吟助语气之词。” 赵匡胤便嘲弄地一笑,说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弄得赵相公尴尬不已。 这桩事记得有鼻子有眼,据说是当时侍候近前的小黄门当作笑话传扬开的。看到这里,杨浩心中不觉一动,以此分析,恐怕这位大力提倡文治的开国皇帝,骨子里其实是看不起文人的,只不过他深知武人掌权之害,不得不借重文人来压制,然而这并不能抵消这位倚仗武力一统六合的马上皇帝对文人的轻视。 再往下看,杨浩又看到一桩有关武人的趣事。虎捷左厢都虞侯、领利州观察使党进,骁勇善战,但目不识丁,朝中臣子出征上任之前都要上朝向皇帝辞行,官家知道这位爱将不识字,特意免了他的致辞,可他却不同意,他的幕僚只好把致词写在朝笏上叫他背熟。 不料,这位党大将军上朝后,一时紧张,背好的词儿忘个精光,便跪在官家面前,瞪着一双大眼一言不发,看得官家和满朝文武莫名其妙。吭哧憋肚半晌,党大将军突然想了一句词儿,大声说道:“臣闻上古民风淳朴,请陛下多多保重。” 这两句词儿风牛马不相及,完全毫不相干,他一说出来,满朝文武笑得前仰后合,整个朝堂的威仪一扫而空,就连官家也笑得打跌,几乎从龙椅上掉下来,可是官家并未怪他失义,相反,因为爱他直朴,反而更加宠信,如今因战功彪炳,已官至彰信军节度使兼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彰信军节度使是虚职,这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却是实差。侍卫马步军,那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分为侍卫马军和侍卫步军,党进兼此双职,那就是说,整个京城的侍卫司全都交给了他,这在一向忌惮武将掌兵权,喜欢搞分权制衡的赵官家来说,可是一桩异数。 这位官家,到底喜欢文官还是武将,喜欢什么样的文官、什么样的武将? 杨浩反复思量,唇边渐渐露出一丝会意的微笑。 “大人,汴梁城到了。”车厢外忽然传来穆羽的禀告声,姆依可被惊醒,一咕噜爬起来,这才发现自己睡着了,身上还披着一条毯子,不禁向杨浩腼颜一笑。 杨浩将手中密札尽皆交付于她,吩咐道:“马上烧掉。” 然后向车厢外扬声说道:“进城,寻一处馆驿先行住下。” ※※※※※※※※※※※※※※※※※※※※※※※※※※※※※ 大街上,两个身着裘衣、身姿曼妙的女子堪堪行过,望着已经驶过去的车子,其中一个少女不禁“噫”了一声,站住脚步。 “小姐,怎么了?” 旁边少女驻足问道,这少女头发挽了一个妩媚俏皮的坠马髻,穿一袭淡黄裘袍,袍下露出一截缎面窄脚裤筒儿,身材娇小,一张稚嫩的娃娃脸儿,可是那眸波一动,风情冶艳,却绝不是这个年纪的少女该有的风情了。 “喔,没甚么,只是新春之季,百业俱歇,还能看到自西北远道而来的车子,一时有些好奇。”另一个少女长身玉立,一张清秀的脸蛋,眉如细黛,长睫弯弯,眼似晶珠,神韵清雅水嫩因为天气寒冷,白玉雕成的润泽颊肤微微冻出两抹红晕,更显得娇靥如桃。 这少女看着比那娃娃脸的女子似乎长了几岁,可是眉正眸清,反不及那似乎比她小着几岁的少女风情万种,冶艳撩人。这女子正是折子渝,中原道路因与西北地区道路路况不同,所以所造车辆稍有差别,她见了那辆车轮宽广、车体极为坚固结实的马车,便认得是来自西北,却不知车中坐的正是她又恨又爱、难以忘却的负心郎杨浩。 轻轻摇摇头,折子渝便道:“娃娃,我们走吧。”说完当先举步行动,那叫娃娃的少女随在她的身旁,一路行去,步履轻盈,仿佛能作掌上舞,步姿身态,却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妖娆味道,不知招引了多少蜂蝶的目光…… 马车辘辘进城,传来一声声贺岁迎春的爆竹声。春节已经过了,文武百官都放了七天的长假,就连官家也歇朝休息,与民同乐。如今刚刚初六,东京城仍是洋溢着一片新春气象。 暗置的暖炉罩儿被掀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