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6 章 接收使者 (第3/4页)
他们当做洪县丞来尊重,也愿意把赋税交到他们手里,至于信写往什么地方,这倒是无关紧要的,是敏朝的皇帝也好,买活军的皇帝也好,反正都是山高水远,一辈子也不会和龙川县发生什么直接联系的东西。 因此,洪县丞明确表态的移交,虽然只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儿,慢吞吞说出口的几句话,但却也还是有分量的。县里的耆老们,也都乘着这个下午,做着改换门庭的准备,在心底掂量着他们可以谈的东西对买活军稍微有些了解的,想的是新君到此,总是要施恩的,能不能弄点高产稻的种子回来这一次如果能附上会种田的师傅那就最好了,恍惚听商旅曾说过,买活军很善于种田,他们倒也不是没搞过高产稻的稻种,价格还不低呢,是潮州那里给吏目塞钱才分过来的,但是龙川县这里是高山,地理可能和外头不同,大家摸索着种了,也不知道是种子不好,还是种得不对,产量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再者,如果能免几年的赋税要是锐意进取的话,再兴修点水利看那使者年轻和气,傍晚吃饭时,捧上几句,说不准就能得些许诺,不管最后能不能成真,有了个话头儿总是好的 在耆老们心里,他们和衙门的交集也就只有这么多了,能得到的好处是这些,要提防的也无非是新的官衙三天两头的摊派赋税,把百姓们敲骨吸髓不过他们对此不算是太畏惧,因为村寨都在山里,族人也都抱团,不但难打,啃下来也没什么油水,所以大部分官衙,从他们这里索取的也就是一个顺服的态度,随后大家便相安无事,没有什么来往了。 也就是年轻人多事,吃顿饭也要整些花样出来,什么各行各业都要有代表人的精神,有时候非常脆弱,但有时候又极为强大,仅仅是一个下午,耆老们便把两个新来的使者,消化到了自己的日常中去了他们用自己日常的逻辑,来理解了使者们的作法太年轻嘛同时,也因为自己找到了解释,便重新安心下来,用放纵且宽容的态度,见证着百姓们因为这么一句话而四处奔走,搞得满城关都乱哄哄的这热闹,只怕能传说个几十年呢,能赴宴的话,到了孙子辈,那都是被吹嘘的资本 黄昏近晚时,在县学的孔庙方塘前,席开起来了这是城里空间最阔朗的地方,还有两口水塘,因此很顺当地被选为了就餐地,学子们围着孔庙探头探脑,而下午新被推举出来的行业代表们,则多少有些局促地聚在一起,用手指使劲碾着衣料上的折痕都是压箱底的好衣服同时低声讨论着下午的乱象,虽然极力压抑,想要做出对县里的前程忧心忡忡的样子,但唇角却还是忍不住有点儿要往上翘会被推举出来,就说明他们是个能人,这怎么让人不得意,不感到自己的脸面因此大大有光呢 “人都来齐了吧” 很快的,火把被捆扎在杆子上,戳到方塘边上,开始照明了,烧艾的浓烟也滚滚而上,驱赶着蚊虫,在昏暗的天色里,一大锅一大锅的鸡鸭香菇煲被端上来了这是压桌菜,很多人都忍不住吞口水,即便是在城里,小日子也过得不错,但鸡鸭这样的荤菜那肯定还是逢年过节才有得吃的。 “差不多都到齐了。” 三三两两的声音回应着主桌的洪县丞,大家都强忍着没动筷子,洪县丞喘了一口气,继续拖长了声音,讲了讲买活军要来接收龙川县的事情,又介绍了买活军的一些事情虽然说得粗略,但大家也还是听得很仔细,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成体系的听到关于买活军的介绍他们的疆域,和朝廷的和议,以及他们的土产和广北的交集 “原来闽西都是他们的地了” “那取我们这里倒也是情理之中” 对于买活军的消息,大家普遍的态度,是保持一种克制的好奇好奇当然是好奇的,但并不是特别好奇,因为这和他们的关系不大,很多人倒是都交头接耳地议论了起来,大家的情绪非常平静,甚至比下午稍早要更开朗一些既然听起来是极有规模的大军,那倒好了,想来不会和土匪那般野蛮残暴,也就是做个交接,之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既然买活军如此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