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八节 工商署 (第1/3页)
成源走后,张越就将自己关在县衙的后院的卧室里,整天拿着笔在布帛上写写画画,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而县衙的事务,他全部交给了胡建和桑钧去处理。 老实说,现在的新丰县,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 如今是七月,秋收前最后的一个月,一年中官府事务最少的月份。 因为,在这个时节,官府不会去给百姓分派任何任务,百姓也不会来官府找任何事情。 所有的人,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田野,集中于即将开始的收获。 也就赵过那边比较忙碌,一天到晚,都带着农稷官,在各乡亭出没,指导百姓,做好秋收前最后的工作。 宅在卧室一天后,张越终于推开了门。 他满意无比的将手里的布帛收起来,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他总算将后世的曲辕犁和耧车的三维图给画了出来。 其实,这两种器械的图纸都不算复杂,但奈何张越的画技堪忧,他也从未学过作图。 连空间也帮不上,只能是一点一滴的照着脑子里的图样临摹。 烧死了不知道多少脑细胞,费了无数力气,总算幸不辱命,将这两个大杀器复原了。 “接下来,就要看少府的工匠能不能制造出犁铧了……”张越在心里想着,曲辕犁张越在后世见过实物,那是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带着他耕地时的记忆了,记忆里曲辕犁的犁铧是钢制的。 在这个时代,虽然有着所谓的百炼钢和灌钢技术。 但这种纯手工和靠个人技术生产的钢,产量少、价格昂贵,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可以负担的。 而汉室现在的冶铁业虽然发达,年产生铁起码几十万斤(早在四十年前,临邛的程郑氏和卓氏的生铁产量就达到了年产二十万斤以上的水平,同时期的南阳孔仅家族也拥有差不多的产量,现在的汉少府的产铁量怎么着也比四十年前的私人冶铁作坊要强!) 而汉代冶铁,用的是木炭冶炼,所以生铁质量还不错。 虽然中国的铁矿本身含硫量较高,但,拿来做民用的犁铧,还是可以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少府的工匠是否能够制造出合用的犁铧,且能降低其成本。 在张越的设想中,曲辕犁的造价已经控制在四千钱以下。 最好不超过三千钱! 因为高了的话,普通的百姓根本就消费不起。 就像历史上,赵过推广的二牛抬杠技术,在事实上反而促进了门阀政治和大宗族的形成! 因为,普通的自耕农五口之家,根本养不起两头牛,就连小地主也养不起。 于是,哪怕地主豪强们不使手段,他们的财富的积累速度,也迅速的超越了他的乡邻们。 而这直接导致了西汉中后期,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和阶级固化。 一方越来越富,一方越来越穷。 终于,阶级彻底固化,寒门再不能出贵子。 好在,这里是中国。 是有着战国诸子百家思想照耀和熏陶的中国。 历史上,王莽甚至搞出了均田限奴的改革,改革虽然最终失败,但在一开始,还没有伤害到地主贵族们的利益时,叫好的人有不少。 就像前段时间,公羊学派不就搞出了‘废奴’思潮。 还影响了许多贵族地主,纷纷释放奴婢。 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而在同时期的西方欧陆,张越记得,著名的格拉古兄弟的改革甚至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被人砍成了零件。 这还是罗马。 若放在中世纪,这格拉古兄弟怕不是要上火刑柱了! 但在中国,只是嘴上喊喊什么‘均田地、废奴婢’,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个在野的贤达。 哪怕付诸实际,只要不引起众怒,让地主豪强们感到切肤之痛,大约也没有什么问题,说不定还能被视为当世圣贤。 就像当年董仲舒活着的时候,除了宣扬‘天人感应’,喊得最凶的就是‘限民名田’,进而有了那句著名的话‘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阡陌连野’,于是儒家从此患上了‘井田迷恋症’。 从王莽开始,直至南宋,不知道多少大儒名臣,都打过井田的主义。 对于儒生们来说,无论他是哪个派系的,井田制始终是他们的最大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