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节 李广利回朝 (第1/3页)
“周文!挺直胸膛,提臀收腹!” “常远!你没有吃饭吗?脚步用力!” ……………… 山谷之中,回想着张越的咆哮声。 两百三十七名准官吏,在他的咆哮声下瑟瑟发抖,战战兢兢,身心俱疲。 此时,已经差不多临近下午了。 但,众人却依旧没有哪一个人能做到这位侍中官要求的列队姿势和行进姿势。 这让很多人心里产生了深深的耻辱感。 在这种耻辱感的作用下,竟无人吭声,也无人异议。 大家都是咬紧了牙关,坚持着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而这正是汉代士大夫和贵族们的特性! 知耻然后勇! 不知耻,没有羞耻心的人,在这个时代,是很难混下去的。 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又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谓之士也。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 而当代风行的公羊学派,则将这种思潮和思想,推至极致,甚至上升到了道德和‘是不是人’的高度。 原因嘛,也很简单。 因为公羊学派的历史观认为人注定是历史中的存在。 简单的来说,就是个人的行为和个人的选择,可以影响历史。 而公羊学派的生命观又认定,人注定只有今生,不存在什么来世啊转世之说。 就像刑天一般,哪怕身为,也不会有什么来世。 死了就是死了。 于是,在这两个观点的影响下,汉人普遍认定,假如你今天被人羞辱,你若不准备报仇的话,那就永远也得不到公正和公义。 你将终身受辱! 同样的道理,在家国问题上也是如此。 亲人被辱和国家被辱,一定要想办法,发愤图强,然后去复仇。 不然,家国之辱,永生不去。 而作为当事人,自也会被永远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春秋之诛,被后人鞭笞。 越是年轻人,就越认同这种观念。 更何况,现在在这山谷里的,都是经过筛选后的人。 从一千五百多人里挑选出来的合格者。 素质和忍耐力都远超一般的文人。 于是,就出现了现在的这一幕。 两百三十七个年轻文人,绑着行縢,穿着絮衣,像武士一样在这山谷之中翻来覆去的练习着后世军队的队列和正步。 哪怕如今艳阳高照,气温接近了三十度,人人汗流浃背,也没有人喊苦。 这让张越看的,真是啧啧称奇。 但他毫不手软,继续严厉操练。 经过固化的记忆,更是使得他能够随时随地,喊出任何一个动作不规范的人的名字。 这更令这些年轻人畏惧、崇拜和服从。 于是,就这样一天操练下来,到了夜幕时分时,他们竟也能走一个像模像样的队列出来,正步也能踢的有些水平。 虽然不能与后世的军队相比,但比起那些大学校园里,接受过军训的大学生要好的多了。 张越很满意。 于是,便让辉渠人宰杀了几只羊,做了一个全羊宴。 …………………… 傍晚的萧关,巍峨壮丽。 夕阳垂在山峦上,将这个巍峨的关塞渲染的格外显目。 远方的谷道上,一支大军,列着长长的长蛇,蜿蜒而来。 当先一面将旗,被人高高举起。 “海西候贰师将军李!”旗帜上的文字,张牙舞爪,向世人宣告着这支军队的将主的来历。 “贰师将军回朝述职?”萧关的守将,远远望着远方的这支回师的大军,眉头紧锁着:“朝廷的旨意不是说,贰师将军要在居延驻屯到明年春天吗?” “据说,此番贰师将军回京,是欲向陛下亲自恳求,讨伐车师!”一个文吏恭身说道:“车师王狂妄无礼,龟兹王苛待汉商,边塞商民,群情激愤,请求讨伐也不是一两年了……” “哦……”守将目光灼灼的盯着远方的大军。 他知道,这位海西候自从在大宛得胜后,就沉迷上了马上取功勋。 特别是,当他听说,长安城有人私底下传言说什么‘贰师将军不过中人之姿,都尉之才,陛下拔苗助长,竟用为大将,托付军国这事……’ 他就发誓,一定要证明给天下人看,他李广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