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_第617章 义父在上,请受孩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617章 义父在上,请受孩儿 (第1/2页)

    这个时代运送粮草与姜林前世可不一样,没有火车,没有轮船,没有高速公路,甚至有的时候连平整的土路都没有。

    所以这个时代打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粮草的运输,消耗颇为巨大。

    《管子·参患》里就有关于粮草消耗的记载:

    “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

    出一次兵就会耗费十年的积蓄,打一次仗,几代人的家底都抵不住消耗。

    有很多人好奇,平时也就那么多的人口,粮食也基本够维持日常生活了,为啥遇到战争突然粮食就不够吃了?

    难道是士兵们打仗太累了,吃的就比平常多了吗?

    虽然,士兵打仗,消耗的粮食确实要比平常多一些,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何况上了战场不可能没有伤亡,有士兵伤亡,那么需要吃饭的人也就变少了,但是这粮食为什么不够吃呢?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负责运输粮草的民夫。

    他们负责为前线士兵提供粮草,会受到战争持续时间和路途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路途遥远的情况,消耗很大。

    汉朝时期的一场边境战争,前线士兵对于粮草的消耗只占百分之五。m.zwWX.ORg

    比如说运送的粮食为20单位,但是运往前线给士兵的可能只剩下1个单位了。

    因为负责运输的这些民夫在路上也需要吃饭,不仅包括去的时候要吃,回的时候也不能饿着吧,还有负责运输的牛和驴等牲畜,自然会消耗大量的粮食。

    还有明朝的一个记载,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的时候,军队数十万,运输粮饷的民夫总数差不多达到六七十万,才能保证补给充足。

    漫长的运输线,民夫运输途中要吃饭,等于消耗了一部分粮草,还有几十万匹拉粮食的驴,也要吃草料的,这样一来光是这个运输成本,就消耗了很多粮草。

    而且国家一下子抽调这么多的民夫,民间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如何去照顾庄稼,庄稼产不出粮食,前方士兵还急需粮食,这怎么能够呢?

    所以就是这些原因,导致古代每一次打仗都要消耗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积蓄。

    汉武帝北征匈奴,封狼居胥,那可是消耗了文景两代皇帝的积蓄,就是这样,汉武帝晚年,民间已经隐隐有些支撑不住了。

    这个时代,除了姜林外,其他军队运输粮草都是征调民夫,就是吕布也是不例外。

    所以姜林说让吕布带着大军沿着丝绸之路出发攻击吕洲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粮草的问题。

    从长安送粮草到吕洲,那一万石能剩下一石就不错了。

    所以在吕布的眼里根本不可能。

    姜林倒是有解决的法子,其中一个就是学习一千年后的成吉思汗,利用耐力超强的蒙古矮马。

    这种矮马全部选择母马,这种母马十分容易养活,对于食物的要求也不多,并且她们产的马奶也能做食物。

    同时也不用带太多的粮草辎重,走到哪里抢到哪里。

    但是姜林并不打算用这种方法,他有更好,更方便,子孙后代都可以使用的方法。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