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_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因 (第1/2页)

    死者因何而死,这件事对于法医来说,是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法医病理学,整本书讲的也就是这件事。

    法庭对于死亡原因,也是极其重视的。

    就像是今天的案子,如果是纵火导致的死亡,也就是死者因纵火而死,但不是纵火的目标,那就有可能判无期徒刑。

    但如果是杀人后的纵火焚烧,这属于加重情节,基本就是死刑了。

    另一方面,若是在火场中意外杀人,或者杀人后,他人纵火导致尸体被焚烧,那又有可能回到无期徒刑。

    主力做解剖的牛峒的表情也凝重起来。

    杀人后焚烧,相对来说,是比较常见的情景。

    凶手为了逃脱罪行,往往会采用各种毁尸灭迹的手法。

    但是,腹部戳了这么多刀,肺部却有捻发感……

    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死因了。

    肺部有捻发感,或者说握雪感,通常来说,意味着跟窒息相关。

    牛峒毫不犹豫的斩了一刀肺部组织下来。就见一些粉红色的泡沫状液体流出来。

    这进一步证明了,死亡有很大可能,是与窒息相关。

    那么,死者是腹部中刀,受伤昏迷,然后被烟气熏死的?

    牛峒的目光,不由看向尸体的喉咙部分。

    众所周知,被烟气熏死的尸体,有三个特点。

    第一,气道和口腔可能被高温烟气灼伤。第二,眼睛通常是闭着的。第三,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高。

    第一项很容易理解。

    第二项其实也很容易理解,烟气的刺激性那么大,到了致死的程度,又在烟气之中,肯定会忍不住闭上眼睛的。

    第三项的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高,代表的其实是一氧化碳中毒的指标。

    这项指标在正常人中间,通常是阴性的,吸烟者的指标可能是0.02到0.04。

    但若是在烟气中,一氧化碳中毒了,那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指标就会飙升到20%以上。

    不过,眼睛的开闭不容易验证。

    因为人的眼皮,死后也可以被盖起来,像是有的男人,在火场痛哭流涕,并将兄弟的眼皮盖起来,这种就要被怀疑是掐死了兄弟并掩盖死因。

    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则要做毒理检验,才能证明。

    原本,对法医来说,最直接的方式是切开气道看一眼。

    但死者前胸的组织,包括上面点的喉咙都已经碳化掉了,牛峒上前割了一刀,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也就没有再切了。

    “取心血送检吗?”江远礼貌的问了一句。

    “恩……可以。”

    牛峒的反应比江远还慢了一拍。

    取心血就是为了做毒理检验的。

    江远再次毛遂自荐道:“我来吧?”

    他本身就是来历练的,总不能一直在边缘打晃。

    牛峒愣了一下,将位置让给了江远。

    江远取了心血,又取胃容物。

    毒理检测,主要就是检测这两处。

    一个代表着你血液里有什么,一个代表着胃里有什么。

    取完了东西,江远用刀虚点了一下腹腔,问:“找一下吗?”

    王澜和牛峒再愣愣神,低声道:“那就找一下吧。”

    也不用他说找什么,三名法医就一起伸头找了起来。

    “没有凝血块。”

    “胃这边戳破了,但也没有凝血块,没有碳化。”

    “下腹部这里也是,没有碳化。”

    大家很默契的就将要点说出来了。

    死前戳破了血管,是会流血的,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出来的缘故。

    死后戳破的血管,是不会流血的,因为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了。

    在欧美国家吃不到放血猪肉的原因,除了经济因素和习惯以外,就在于放血猪肉,需要让猪在活着的时候流血,这就很不合欧礼。

    而腹内没有凝血块,就说明死者是死后戳破的血管,或者……

    从理论上讲,血凝块也有可能被火焰焚烧掉了。

    说胃部没有碳化,下腹部没有碳化,就是为了消减后续的可能性。

    “这么看,就是中毒性窒息和机械性窒息的可能性比较大,死后还给尸体戳了这么多刀……”牛峒不禁摇头。

    江远比划了一下戳刀的位置,道:“有可能是熟人作案,害怕被认出来,所以补刀了。”

    “非常有可能。”牛峒兴奋起来,道:“那我先打个电话。”

    死亡原因,基本上就算是找出来了。

    具体情况,还要看毒检的报告,但腹部的戳刺是死后戳的,这一点对案件的侦破有较大的影响,还是要先通知给一线的。

    等牛峒弄干净手,打了电话,又重新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