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_第二百三十二章 时机未到,尤氏求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二百三十二章 时机未到,尤氏求助 (第1/3页)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大多都是雄主。

    手握大权,生杀予夺。

    且儿孙向往,在当朝的地位崇高至极。

    大魏号称以「礼」立国,以「孝」治天下。

    太祖的地位更是被儿孙捧上神坛。

    伴随大魏开国,那些跟随太祖东征西讨的。

    都成为天下极贵之人。

    诸如「四王八公」等开国勋贵,都是立下无数军功才能得封。

    而太祖身边的亲近人,自也鸡犬升天,不容小觑。

    如薛家祖上,被封为「紫微舍人」的薛公。

    「紫微」即是帝星,「舍人」则是亲信门人。

    所以,紫微舍人说白了。

    就是大魏太祖皇帝开国前的亲信门客。

    正是有了这样的关系,薛家才能成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

    可即使薛家这样,太祖身边的老人。

    比起甄家先祖,甄秋这位新宠。

    还是差了不止一筹。

    太祖皇帝先后六次南巡,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间隔近二十年。

    在此期间,贾家和王家各自接驾一次。

    而独独甄家接驾了四次。

    除了第一次是被迫顶上去的,其余三次都是太祖钦点。

    由此可知,太祖对甄秋接待的满意程度。

    虽然没有军功就不能封爵,但甄家却可以和勋贵联姻。

    甚至还将最出色的女儿许给了,当时还是皇子的太上皇。

    成功被纳为侧妃,也就是如今薨逝的老太妃。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更不要说,景顺帝和忠顺亲王都是这位老太妃所出。

    因此,太上皇也延续了对甄家的荣宠。

    让甄家的富贵延续至今。

    甄家就这样,把持着天下有数的肥差。

    为皇帝打理盐政二十几年!

    从单纯的豪富,变得又富有贵。

    成为江南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

    其派势,丝毫不逊四王八公。

    甚至还犹有过之。

    也是因此,上一代的北静郡王都和其联姻。

    让继承人娶了甄家二姑娘,也就是现在的北静王妃。

    可就是这样声势浩大的甄家,如今显然已经成了景顺帝眼中的猪仔。

    随时准备杀了过年。

    冯一博一开始觉得,这可能是太祖的大棋。

    毕竟大魏太祖雄才伟略,不可能想不到甄家掌握盐政后会有什么动作。

    甄家因为接待他为难的时候,太祖给甄秋赐予***厚禄。

    但显然增发盐引顶多是默认,并没明旨。

    因此冯一博觉得这是太祖故意为之。

    这样明显的漏洞,朝廷就有借口随时处置一众盐商。

    这很可能就是太祖皇帝,给下一代留下过年的肥猪。

    只是没想到,甄家女儿争气。

    竟然为太上皇连生两个皇子。

    还是仅剩的两个!

    阴差阳错之下,才让甄家侥幸过了二十年。

    可冯一博转念再想,或许也是太祖皇帝给甄家的考验。

    若适可而止就能永保富贵。

    显然,甄家没有通过考验,还变本加厉。

    却阴差阳错下,侥幸到了今日。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甄家三代人都从未停止获利。

    把挖大魏墙角当成了理所当然的营生。

    直到景顺帝忍无可忍,将甄应嘉调走。

    甄家这才慌了。

    可一切,都已经晚了!

    老太妃已经老了。

    若是皇帝想动他们,怕是等不了几年。

    他们能做的就是,补上缺额。

    争取获得皇帝谅解。

    所以,甄家一边给林如海下慢性毒药。

    想让他缠绵病榻,拖住查证的步伐。

    另一边,不惜勾结倭寇。

    丝毫不顾为祸一方,只为了更快积累财富。

    冯一博觉得,自己已经大致捋清了甄家的情况。

    所以对于林如海的想法,才不太支持。

    「还等什么?」

    林如海听闻他还让自己等等,顿时有些不解。

    冯一博自觉已经透彻,便直接道:

    「圣上既然有意收拾甄家,定然不止叔父这一步棋,想必已经有天罗地网等着甄家,想跑也跑不了。」

    景顺帝虽不是什么千古一帝,但帝王心术不弱。

    不然也不会在太上皇还在的时候,就能顶着压力把旧党驱逐。

    剩下的与其说是新党,不如说是帝党。

    「叔父若直接上奏,等于把事情拿到台面上,打草惊蛇不说,还可能打乱圣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