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韩世忠驾船探太湖 (第2/2页)
定下了信约,十六员大将交锋,场面极度混乱,难以描画。 十六员猛将各个英雄,用心对敌。 王禀骑在马上,暗暗点头。 他挑出的八人都是新进的年轻将校,身强力壮,武艺高强,再此次南征之中建有新功。 原想着对付这些南方乱民不成问题。 直斗到三十回合以上,人群里面一人中枪落马。 王禀探身一看,原本以为会是对方的人战败,却不想是苟正刺死了明伦杰。 两边各自鸣金,剩下的七对将领也各自分开,返回本阵。 王禀见折了一员将校,寻思着今日再对敌,必然不利。 便引兵退回了无锡县。 方貌也冷静了下来,他见宋军人马颇多,不好在旷野作战,便退回苏州城,坚守不出,分调诸将,把守各门,深栽鹿角,城墙上咧着踏张硬弩,檑木滚石,城楼里面熬着金汁,女墙旁边堆垛着灰瓶,正准备严守城池。 再升赏了苟正,只等侯宋军前来。 王禀退回了无锡县,今日阵前对敌的结果大出他所料。 他之前也见过南军的将领,但都是本领平平。 没想到方貌麾下的八员大将本领却都还不错。 明伦杰的武艺不差,却还是斗不过对方。 王禀叹了口气,西军不是没有武艺高强的大将,非要去找这些新进的偏将校尉上阵比武。 实在是那些出名的大将每一个官职都不比他王禀低。 虽然童贯命王禀为前路先锋,但其他人并不是他的属下。 打仗的时候有利可图,有功劳能捞,他们自然愿意配合。 但是让他们本人替王禀去参加阵前斗将,那是没门。 尤其是刘光世和辛兴宗,两人连阵前都不来,就在常州等着分功劳。 第二天,王禀在此带兵往苏州城进发。 领了三十余员将校到城前查看。 但见苏州城一周水港环绕,城墙坚固。 王禀心中暗道:“我若是率兵强攻,必会折损严重。今日便先到寒山寺下寨,等机会再想办法攻苏州。” 大军围困苏州日久,西军久在西北,一到了南方就水土不服。 连人带马,病倒者甚多。 慢慢的,因为卫生状况,还有瘟疫在营中传播。 王禀十分焦急。 要是再不想办法打破苏州,宋军光是生病就要失去战斗力了。 他来到了山顶,往苏州城望去。 “哎,该如何破城呢?” 王禀扶着额头,眉间紧皱。 “将军,还在苦恼如何攻破苏州吗?” 王禀一回头,原来是韩世忠和自己儿子王荀。 “是你们啊。过来说话吧。” 两人来到近前。 “将军,苏州城确实是坚固非常,易守难攻。 更兼周围水面开阔,要进攻需得用水军。” 王禀道:“这些我也知道,但是我军之中并没有善于水战之人。” 韩世忠道:“将军此言,却不尽然,小将倒是对水战略知一二。” 王禀眼神一亮:“你还有水战的本领。说说,如何作战。” 韩世忠道:“请将军给我两天时间,苏州南方临近太湖,小将欲备一条小舟,投宜兴小港,悄悄摸进太湖里,出吴江,探听消息。然后再进兵。 只需我军四面夹攻,定可破城。” 第二天,韩世忠便带着王荀和周初、华政一起驾船来到了太湖之中。 只见天连远水,水光接天。 上下天光一色。 双双野鹭齐飞。 冲开绿波荡漾,滚滚浪翻银屋。 几人驾船进了太湖,朝着吴地深处探去。 韩世忠道:“咱们现在的身份是渔夫,从南边逃难过来。 去找附近的村子打听一番。” 几人摇着船,往岸边遥去。 穿过了层层叠叠的芦苇荡。 没过多久,渐渐行到一处。 猛的一看,那里一团团,一遭遭近十棵驼腰柳树,里篱笆里面坐落着二十余户人家。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