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再收散户手里的地 (第2/2页)
几天过去了,扈成统一了一下莱州各县镇传回来的数据,发现总共也就收上来了不到十万亩。 也就只有那些散地的十分之一。 这可急坏了扈成。 他连忙去找朱武商议。 “军师,你看看,才收上来这么点地。还有九十多万亩在外面呢。 你不是说早有办法吗? 现在这情况可不乐观啊!” 朱武摆了摆手:“急什么,来人,把这份告示也传抄下去,张贴各地。” 扈成叫住了府衙属吏,将告示接过来看了看。 上面写着。 “梁山泊下,莱州府示: 土地收购接近结束,至今日起,以高于市价七成收购土地。” 扈成不解的问道:“军师,咱们按两倍都收不到地,你降了价,百姓不是更不愿意卖了。” 朱武笑道:“扈成,这回可不只是一招。你在看这张。” 扈成接过了朱武递过来的文书,上面写的赫然是土地发放的草案。 “梁山泊下,莱州府示: 梁山深感百姓困苦,无地可种。 特将官田分与百姓耕作。 自今日起,所有名下无地的百姓都可以到当地农曹衙门进行登记,领取四亩耕地。 耕地分配采取就近原则,集中原则。 尽量给百姓们分发居住地附近,整片的耕地。 领取人必要条件。 第一:莱州人氏,有村中保正或者三家以上乡邻担保。且在户曹衙门登记造册。 第二:手中没有土地,名下有耕地的人不得参与土地分配。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第三:非罪犯。之前犯过罪,刑满释放者依旧可以获得土地。 领取土地者应负义务: 第一:每年官府征收三成收获粮食作为田赋。 第二:官府发放土地,只能作为农用。不得改做其他用途。土地为官府所有,不得擅自买卖。 第三:官府会对接收土地之人发放农具种子,与骡马耕牛等牲畜。 并派农曹人员进行种植指导。 官府所发一切物件,需尽力爱惜,损坏者,照价赔偿。” 扈成看着这份文件狐疑的道:“这不是咱们一开始就决定好的吗?给我看干什么。” 朱武道:“这份告示今天就贴出去,到时候是什么效果,你看着就是。” 两份告示拿了下去,由文书人员抄录之后快马送到各地县镇。 然后在正午十分统一时间张贴出来。 百姓们上前一看。 发现竟然是之前征地告示的后续。 “哎,征地价格又降了,我之前还犹豫了好久,要不要把手里的土地给卖了。现在看来,还是留着好。” 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 看完了告示就想离开。 可此时衙门里又出来了一个吏员,将一份新的告示贴到了告示栏上。 大家的兴趣又被吸引了回去。 围着告示栏继续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官府要发地!” 众人仔细一看,原来地还是官府的,只是交给他们种而已,收取三成的粮食当田赋。 “田赋三成,这也太高了吧!以前大宋管莱州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成田赋。” 一个人立刻反驳道:“你可长点脑子吧,只看见那三成田赋,不看其他的优惠政策。 地是官府的,免费给你种。 现在去哪家大户家里租地,人家不收你个几贯钱当租金啊! 官府肯免费让你种,就是大善举了。 更别说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了,你能省下多少钱,自己心里没数吗? 还有收三成田赋。 大家想想,秋收的时候,佃户们得给地主家里交多少粮食。” 一个人道:“秋收时分,佃户最少要向地主缴纳五成收成,多的甚至达到七成。 官府再收走一成作为田赋。 剩下的东西光自己吃都不够。 梁山只收三成。 最后咱们自己能留下七成,不仅够全家吃用,还能把粮食卖出去一些贴补家用。” 众人听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 反正手里没地的多了去了。 领几亩地又不用掏钱,何乐而不为呢?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