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圣旨急令破方腊 (第1/2页)
朝鼓一响,文武两班分列上朝。 只是右边的武官群体最前面那两个领队的都不在。 蔡京还以为自己瞒得很好,却不想徽宗还不等太监唱报。 便先问道:“蔡爱卿,朕听闻山东梁山泊聚众作乱,攻占州县,现在大半个山东都已经落入贼手,可有此事。” 蔡京闻言顿时大惊。 他不留痕迹的扫了一眼对过的宿元景。 连忙展出来禀报道:“回禀陛下,臣确实在前几天收到了来自山东的战报。 不过战报中所呈之事详尽,与坊间所传大不相同。” 徽宗问道:“哦,有何不同?” 蔡京说:“山东各地的战报,臣一共收到了五分,分别来自济州、郓州、齐州、兖州和沂州。 其余地方均无奏报。 臣以为失陷之地,不过是这五地而已。 比起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都有所不及。 眼下还不足以让圣上如此重视。” 徽宗大怒:“现在还不重视,难道要等到梁山打到东京城下再重视起来吗?” 蔡京连忙请罪:“臣有失察之罪,请陛下处罚。” 皇帝摆了摆手:“罢了,现在不是时候。 梁山也开始攻州略府,总得有人去遏制其扩张趋势。 众卿看调哪里的兵马合适。” 陈宗善禀道:“启奏陛下,童枢密大军刚刚南下,与方腊隔江对峙。 若此时再起一路大军,莫说无处可调兵,就算能调来兵马,朝廷也难以支撑两线作战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 到时候势必要加税加赋。 遭难的还是百姓啊!” 太尉段常反驳道:“陈太尉此言差矣,贼寇蔓延所带来的祸患,比起加赋加税所带来的混乱要严重的多。 依臣之见,便应该早早调集西军,将贼寇扼杀在苗芽之中。 免得将来其声势滔天,朝廷再要剿灭却有心无力。” 陈宗善反驳道:“段太尉什么意思,西军可不是能随便调的。 朝廷前两次征讨,总计二十余万兵马也奈何不得梁山,要调西军征讨,最少也要十余万。 可要是将西军过半都调出西北,西夏谁来守御?” 徽宗听了觉得两边说的都有道理,到了自己下决定的时候,又开始优柔寡断。 蔡京知道皇帝是个什么性格。 刚听到他不知道的消息的时候可能会激动一点,等大臣们一顿讨论之后他就迷糊了。 现在自己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陛下,依臣之见,不如令东京河北两地禁军严防梁山贼寇。 再命前线的童枢密速速破敌。 待到剿灭方腊以后,班师回朝的大军便与东京禁军一道剿灭梁山。” 徽宗一想,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当日散朝之后,徽宗便写下两道圣旨。 命蔡京的儿子蔡攸为京东西路制置使。 调度兵马,防备梁山。 再有一道圣旨急令童贯剿灭方腊。 童贯受到圣旨以后一刻不敢怠慢。 连忙找来了两路先锋官,王禀和刘镇。 童贯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放权。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 他自知带兵能力有限,不过没关系,西军中最不缺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大将。 王禀刘镇都是出身名门的将军。 家学渊源,带兵有方。 别看两人上面有不少上官,但刘延庆,辛兴宗等都不堪大用,王渊和杨可世等人也就是中人之资,打起仗来他们两个才是主力。 童贯将两人叫来,询问破敌之策。 刘镇道:“枢相,贼人占据长江,其船甚多。 我军没有水师,难以强行渡河。 所以此战的关键在于创造渡河的机会。 只要能过江,凭我西军之能,杀贼不在话下。” 童贯点了点头:“这个我明白,我想问的就是两位有没有可以让我军安然渡江的计策。” 刘镇摇了摇头,王禀到是有些想法。 “枢相,末将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