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寻船渡江 (第1/2页)
朝鼓响过,三班殿值分列而侍。 文武两班列队上朝。 当净鞭响了三响。 众臣耳边又响起了太监尖锐的嗓音。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太师蔡京手持笏板,出列陈道:“启奏陛下,前往山东济州招抚梁山泊的宿元景已于昨日发来奏报。 梁山众匪虽野性未泯,但仍上惧天威,下爱百姓。 圣旨一到,尽皆臣服。 梁山寨主陆阳,听闻南方方腊作乱,心实不忍,念及无功于朝,无颜参见陛下。 便主动请缨,带兵南下平方腊之祸。 折中还提到,山寨物资繁杂,人口众多。 若来东京,颇为不便。 故请陛下恩准陆阳等人直接南下,与大军回合。 待功成之日,再入朝请封。” 徽宗闻言大喜。 “陆阳所念,朕心甚慰。此等忠志之士,理当厚赏。众卿之见,朕应该给陆阳封个什么官职为好。” 蔡京一听皇帝要给陆阳封官,立刻便站出来反对。 “陛下,陆阳新刚归附,寸功未立。若就此封赏,唯恐众将不服。再者,陆阳自己有建功立业的雄心,主动请缨。 陛下不如等他归来之后,再行封赏。” 童贯也道:“陛下,臣以为太师所言极是。” 东西两厅之首都这么说了,其他的朝官怎么敢违抗自己的最高上级。 宋徽宗思量了片刻,既然没有人支持,那他就权且作罢,等征讨方腊结束以后再论功行赏。 “好,既然如此,朕便命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讨贼大元帅,谭稹为两浙路制置使、讨贼副元帅。 即可出征,不得延误,以期早日破贼,还江河宁定。” 两人出列谢恩。 这谭稹跟童贯一样,也是个宦官。 封常德军节度使。 跟童贯一样是个由宦入仕的武臣。 他不论是讨天子欢心的奉承功力,还是带兵打仗的硬本事,两者都比童贯逊色一些。 可以看成低配版的童贯。 两人接了圣命,不敢耽搁。 立刻带领早就聚集的十五万大军,兵分东西两路,南下征讨方腊。 东路军统帅为童贯,带领婺州、华州、鄜州三万兵马,加东京禁军五万,共计八万人。 西路军统帅为刘镇,带领丹州、坊州、同州三路兵马,加东京禁军四万人,共计七万人。 这些人在江北的扬州集结,先渡江破润州。 再以润州为转运点,沿太湖两岸收复失地,最后在方腊称帝的清溪县汇合。 制定战略之人却有其能。 征讨路线和方腊的扩张路线完全相对。 润州乃咽喉要地,把控江宁府,与镇江两处。 大军需先拿润州,再以两地为根基,徐徐图之。 便可利于不败之地。 大军早已经收拾好了行装,圣旨已下,两路军的先锋使王禀、刘镇便先率大军出发。 另一边,陆阳赶了许久的路,也来到了长江沿岸。 众人打的是官军的旗号,穿着官军的衣甲。 现在正逢南方方腊起义,沿途各州县还以为是朝廷派来的援军。 再加上他们一路上也没有扰民的行为,白天赶路,晚上休息。 各州县派人过来询问情况,就只说奉枢密院调令,南下讨贼。 他们人多势众,各县也不敢多问。 就这么一路相安无事的来到了与池州仅有一江之隔的舒州。 陆阳唤来了斥候,询问前方战况。 斥候回禀:“寨主,前日,朝廷命池州、宣州、太平军,江宁府的兵马遏制方腊扩张的趋势。 四地均派兵马前去应对。 方腊命家余庆为宣州经略使,带领统制六员,都是歙州、睦州人氏,这六人分别是李韶、韩明、杜敬臣、鲁安、潘濬、程胜祖。 这七人领着两万兵马去打宣州宁国县。 宣州团练使梁处领兵两千去援,却因方腊兵马过多,不敢靠近。 知府以贻误战机为由,将梁处拿入大牢。 池州兵马都监梁开明也被知府逼着去前线和方腊军交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