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核辐射和米尔生物 (第2/2页)
他不习惯语音输入,还是敲键盘时脑子转的快一些。 除了温度,湿度也很关键。 毕嵘星的降水很诡异,同纬度地区差别极大。 有些地方暴雨成灾,年降水量能达到53000毫米,几乎一天三场大暴雨。江烨没找到这些地方的照片,但估计肯定山洪肆虐,到处泥汪汪。 数据库里还说,当地有一些陆地鱼类,可以靠雨水在地面生活。下雨时游动觅食,不下雨时就躲在水洼里等着。可见当地的地面日日会被大水没过,反反复复沧海桑田。 江烨记得中学地理课学过,地球上降水最多的是印度的乞拉朋奇,年均降水量才12700毫米,现在看来真的菜。 但有些地方又旱的要命,年降水不足一百毫米,和撒哈拉沙漠差不多。 雨水过大和雨水过少的地方,建立城市和产业都困难,江烨希望自己的封地里,气候稍微正常一点。 数据库里还有两个条目被标红。 第一个条目是核辐射。 米尔人在毕嵘星埋伏了一些核武器,有的发射了,有的还存在仓库里。 很多地方已经被核辐射笼罩,出现了大量变异生物。 军方的生物学家声称,“毕嵘星正在经历一场生物大爆炸,按照模型,每天能诞生至少150个物种,这些物种能存活多少还是个未知数,但只要有一丁点进化优势,都将彻底颠覆整颗星球的进化面貌和生物圈层。驻扎毕嵘星的部队应注意防范各种怪物。” 第二个条目是米尔生物。 米尔人占领毕嵘星期间,在这颗星球投放栽培了大量外星生物,几乎将整颗星球颠覆。 大部分米尔生物都有危害性。 比如释放毒气,有毒的花粉孢子,根系分泌的毒剂等等。 除了米尔生物本身的危害性之外,还有基因污染的危险。 随军生物学家的笔记是这么描述的: “我们已经观测到一些米尔蘑菇品种,孢子具有极强的基因污染性。这些蘑菇的孢子接触到其他菌类后,会强行将自身基因注入到其他菌类体内,就像病毒。很多本土生物无法抵御这种基因污染,会异变为种种奇怪的生物。” “最关键的是,基因一旦污染,几乎是不可逆的。被污染的本土生物,将把污染基因一代代传递下去,丧失原本的品种特征。” “虽然自然界的基因污染一直存在,但此种米尔蘑菇的污染性太强,已经达到严重破坏平衡的程度。” “据说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人类基因内出现明显米尔特征的基因,危害性极大,必须严肃对待。” “建议对米尔生物进行全面灭杀,不要留下任何动植物和菌类。” 江烨看的直皱眉头。 他想起越南战争之后,残留的橙剂导致当地人大量患病,数十年无法根除。 米尔人是走了,但留下的烂摊子还时效很长,无论核辐射还是米尔生物,都比橙剂厉害的多。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到了毕嵘星,最麻烦的事情,恐怕就是灭杀当地的米尔生物。吃肉的熊猫的占领异星从挖矿开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