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杨肇基进京 (第2/2页)
听。 "回禀陛下,臣这些天一直驻扎宣府,除却偶尔有小部落的蒙古人越过长城,在朝廷的制定范围内与我大明互市之外,倒是没有收到蒙古人或有异动的消息。" 待到随侍宦官尽皆退出暖阁之后,宣大总督有些厚重的声音于暖阁内悠悠响起,没有半点犹豫,显得十分有把握。 自从被朱由校委以重任,擢升至宣大总督之后,杨肇基便是片刻不敢放松,不但重修了之前曾被废弃的几座军堡,前段时间更是将明军的岗哨重新推到了长城之外,进而提前掌握蒙古人的动向。 听到关外蒙古异常"平静",朱由校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狐疑之色,莫不是他们杞人忧天了? 堂中的杨肇基一见朱由校的表情,便知晓定然是天子提前收到了什么情报,故而有些紧张的问道:"敢问陛下,发生何事?" "恭顺侯前些天曾向朕进言,言说辽镇建奴骚动实为障眼法,真实意图估计是驱虎吞狼,令得蒙古诸部落自行残杀,甚至图谋我大明重镇。" 对于忠心耿耿的杨肇基,朱由校也没有过多隐瞒,不过是思虑了片刻,便将前些天奏对的结果向杨肇基托盘而出。 "驱虎吞狼,驱虎吞狼..." 堂中的杨肇基闻听此话之后,不由得喃喃自语了两次,脸上若有所思。 "陛下,恭顺侯可是在忧心归化城中的林丹巴图尔?" 不过是几个呼吸的功夫,杨肇基便是想到了怀疑的对象,饱经风霜的脸庞也是泛起一抹凝重。 身为宣大总督,杨肇基最为清楚去年那场白灾对于关外蒙古的影响有多大,也正是基于此等原因,他才于前段时间,冒着一定的风险,将明军的岗哨重新推到了长城之外,其目的就是为了预防蒙古人走投无路之下,扣边犯境。 似这等事情,在国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上,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 "不错,恭顺侯向朕言明,蒙古人狼子野心,林丹巴图尔虽然迫于草原上的压力,曾与我大明达成同盟,但却不可轻信。" "去年蒙古人受灾严重,走投无路之下,很有可能扣边犯境。" "除却林丹巴图尔之外,与建州女真走的颇近的科尔沁部,内喀尔喀部很有可能也在打着宣府及大同的主意。" 对于杨肇基迅速便猜到了不稳的因素,朱由校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满意之色。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纵使那林丹巴图尔曾与大明达成同盟,但却也不可完全信任,依着杨肇基的表现来看,这一点他做的确实不错。 "还请陛下放心,待臣回到宣府之后,即可下令整顿军备,以防不靖。" "无论是林丹巴图尔的察哈尔部,亦或者其余蒙古联军,臣都要叫他们有来无回。" 近些年宣大总督杨肇基常驻宣府,早已将宣府打造成如同铜墙铁壁一般,而大同镇素来就有"九边重镇之首"的美誉,端的是易守难攻。 除非蒙古部落倾巢而出,否则定然难以逞凶。柯久的扬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