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震惊的王安 (第2/2页)
政事,代行"披红"大权,自是能从全国各地府县呈奏上来的奏本中窥得些许端倪。 见得天子颔首,司礼监秉笔面上虽然不改,但心中的错愕更甚,居然真的是因为各地的"灾情",方才导致天子变得如此"急攻进切",欲要快速解决辽东困局。 "陛下,今年的冬天虽说冷了些,也闹出了些许岔子,但终究未酿成太大的祸事,不知陛下..." 说到最后,司礼监秉笔止住了话语,有些不解的看向身旁的天子。 约莫从万历年间开始,各地府县奏报的"灾情"便是明显增多,但大多数时候都是集中在陕西的个别府县。 直至到了神宗末年,全国各地的"灾情"才开始明显增多,天气较之以往也是变得"诡异"许多,凛冬非但会提前来临,温度较之昔年,也是寒冷许多。 但自古以来,不就是这样吗,有什么打紧的,哪年冬天不会冻死些许流民百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外乎如此。 如若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四季如春的南直隶去年冬天也是经历了国朝以来罕见的"白灾",令得南方的百姓均是叫苦不迭。 至于今年冬天,虽然永定门外冻死的"流民乞丐"更多了些许,奏报"白灾"的府县也是多了几成,但也没什么打紧的,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够与辽东军务相提并论的程度。 "大伴,你是哪里的人?" 听闻王安的话语,朱由校淡淡一笑,轻轻摇了摇头,没有为其解释,而是问起了一个好似完全不相干的问题。 "回禀皇爷,奴婢便是北直隶的人,万历元年入宫,万历六年选入内书堂读书。" 虽说不知晓天子为何会问起自己的籍贯,但是王安仍然快速的回禀道,声音中有着一抹若有若无的自得。 紫禁城中的内侍何止数千,但是他却能够从中脱颖而出,选入内书堂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其"身世清白"。 "那时京畿的冬天,可似近些年这般寒冷?" 闻听王安出身北直隶,朱由校心中便是一阵轻松,如此倒是平白省去了诸多口舌。 此话一出,司礼监秉笔的脸上便是露出了一抹追忆之色,像是在回忆其隐藏在脑海深处的"童年时光"。 只不过很快,王安便是瞳孔微微一缩,迅速的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莫说在他幼年时期,即便是神宗中期,京畿之地的冬天也不似这般寒冷,那时候的冬天虽然依旧会有流民冻死于皇城脚下。 但大多数人都是饥饿交加的"老弱病残",而不似近些年一般,竟是有不少青壮都没有挺过凛冽的寒冬,即便顺天府早早的便是出台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由天子坐镇的京畿之地尚且如此,全国各地的"惨状"便是不难想象,恐怕各地府县呈奏上来的数字已是经过多般"美化"过的了。 难不成形势已然如此严峻了? 见到身旁司礼监秉笔一阵失神,朱由校不由得微微颔首。 事情紧急,时不待我。柯久的扬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