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明_第554章 海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554章 海禁? (第1/2页)

    就在京城西市大街上演着一场"大戏"的时候,乾清宫暖阁内同样气氛焦灼,一袭红袍的衮衮诸公们皆是面红耳赤,大口的呼吸着,好似刚刚才进行完一场争斗一般。

    御案之后,天子朱由校神色冷峻,修长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面前的案牍,目光凛冽,但却不发一言,只是静静地看着堂下重臣的表演,宛如一名看客一般。

    虽然预想过自己的想法对于朝野上的衮衮诸公们来说有些突兀,但是他也没料到,这些人的反应竟然如此之大。

    甚至,户部尚书毕自严都罕见的没有与自己站在统一战线。

    "陛下,海禁乃是昔年太祖爷定下的祖训,不可轻改啊。"

    内阁首辅周嘉谟脸色涨红,全然不顾上首的朱由校有些凛冽的眼神,一个头磕在地上,言辞灼灼的说道。

    前日随同红夷人一同押解进京的,还有福建巡抚南居益对于海商李旦及其麾下船队具体情况的禀报。

    根据南居益在奏本上所说,此前不被他们所重视的海商李旦,每年通过海上贸易可得白银三百余万两,相当于眼下大明一年之中三成的税收。

    其麾下的生意遍布南洋,远远不是一句所谓的"海商"便可囊括。

    与其相比,昔年被天子抄家处死的八大晋商,就是一个笑话。李旦一年的进项,便能相当于那八家富商的总和。

    朱由校原以为朝野之上的这些朝臣们见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之后,会毫不犹豫的同意开放海禁,可是却不想事实远超他的想象。

    朝野之上的衮衮诸公们非但不同意彻底开海,甚至还要重新恢复"海禁",一如过去的两百余年那样。

    闻听周嘉谟的话语,朱由校怒极反笑,将手中的奏本狠狠的扔掷于地上,恼怒的摇了摇头,声音阴冷的说道:"阁老,何至于这般迂腐?"

    明朝初年,由于倭寇对于大明沿海地区的袭扰,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四年诏令天下,布海禁政策,明令禁止沿海地区的百姓私自下海,而这也是明朝海禁政策的序幕。

    但是大明并没有彻底断绝与其他国家的来往,相反,在成祖朱棣年间,由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极大的震慑了沿海诸国,使明廷的声势达到了巅峰。

    但是好景不长,待到朱棣去世之后,朝中大臣便是为此爆发了强烈的冲突,主张开海的大臣与主张海禁的大臣各执一词。

    最终,明廷还是延续了太祖朱元璋指定的政策,实行严格的海禁,禁止民间百姓出海贸易。

    但是,朝廷的诏令并未能阻止天性逐利的商人们征服大海的欲望,私自出海的事情常有发生。

    后来随着朝廷对于地方上的管辖愈加松懈,海禁令也逐渐废弛,违反海禁出洋的中国海商活动日趋频繁。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到了嘉靖年间,倭寇在沿海地区肆虐的情况日益严重,当时的朝廷官员为了重建中国沿海的海上秩序,对海禁存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后在朝中一部分官员的坚持下,本已名存实亡的"海禁"被逐渐放开了一个口子,民间的百姓们被允准出海。

    待到嘉靖皇帝去世,隆庆皇帝继位不到一月之后,便在时任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的求情之下,正式宣布解除海禁。

    朝廷调整海外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