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8 (第1/2页)
沈陵坐不住了。 129 沈陵没想到这萌芽刚刚萌发就要受到打压, 难怪古代商业发展不起来, 一旦有发展的苗头,就必须要打压。 但沈陵也理解朝廷这种做法, 历史上并非没有过因为商业而导致农业退后的情况, 每个朝代都警惕这样的事情, 农业是根基,一旦农民不种地了,整个国家都会乱。 而商业目前还只是附属品,在这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 没有也并不会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 所以沈陵在淮南府的时候, 他对经济没有过多去推行,作为一个官员,他不能表现出对商业的支持。但他会鼓励农民多种一些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有了收入,有钱才能有消费,消费带动商业发展, 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左尚书和朱侍郎把他和邓员外郎招过去。 左尚书:“江南一带织造发展迅猛,皇上担忧百姓重商忘农, 织造是你们司负责的,也更熟悉情况,你们整理整理, 择日呈上来。” 沈陵和邓员外郎应道:“下官遵命。” 沈陵又问道:“大人,下官斗胆多说一句,织造业目前养活了江南不少人家, 若是拦腰砍,怕是会引起江南百姓的不满。” 左尚书倒是有些诧异,不想他会这般说,这段时日相处下来,他对沈陵的印象是比较严谨细心的年轻人。 左尚书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还得看皇上如何决断。” 最总决断还是要看圣上,不管他们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圣上不同意,怎么都没用。但圣上是英明之主,当初大多数官员站圣上这边,不乏是因为圣上能听进谏言,作为臣子,自然最希望君主是这样的。 所以还是得说通圣上。 回去后,沈陵让他们把关于江南织造的卷宗都找出来,把相关的数据都找出来。 他该从何处入手呢,必须要有理由才行,谁都知道织造赚钱,但比钱更重要的是天下,江南一带是粮仓,江南一带产出的粮食不光能够自给自足,还能供应别处。小农经济的脆弱也在于,一旦供给系统出了问题,天下就不太平了。 这也是为什么天灾过后,更容易出现起义。 沈陵抽丝剥茧,其实根源不在于织造,还是在于农业,首先得保证农业才成,其次织造一定是要稍微抑制一下,但拦腰斩可能会让织造业一下子就没了。 如何抑制织造业的发展速度,在他看来这点规模还是太小了,但在古人眼中,这已经超出寻常的发展了。 沈陵翻阅着卷宗,目光落在赋税二字上,心中有个想法渐渐清晰了起来。 之前他便想过增加商品税,使朝廷得到商业发展的好处,但加税对于商业有好处有弊端,弊端之一就是增加了成本,一旦收税商品价格也会上涨,从这个角度,也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但沈陵相信只要不是拦腰斩,收税阻挡不了商人,只要有利润,商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去降低成本。 沈陵大脑一个激灵,浑身都像是被电流走过,想通了这一点,他便有些兴奋,立即扯出纸和笔。 他赶紧先把自己的设想写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